欢迎进菲力克(北京)国际文化官方网站
2019年12月28日 10:38:23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与法 >
宋才发教授访谈:铸牢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
发布时间:2021-09-05 14:50:13
来源:中法新闻法制网
       本网讯(祖国荣)中央民族工作会议8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进一步吃透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中宏观察家宋才发教授接受了中国新闻网、中宏网等媒体记者的采访,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进行了解读。
 
宋才发教授系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二级教授、中宏观察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民委首届有突出贡献专家,广西民族大学特聘“相思湖讲席教授”,贵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民族法学学科团队领衔人,博士生导师。
 
宋才发教授访谈:铸牢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
铸牢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义
 
记者:宋教授您好。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最近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请您谈谈“铸牢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义。
 
宋才发:好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是民族精神共同体的建设。文化是人类社会丰富多彩实践活动的结晶,是对人们生产生活、社会交往的经验总结和社会认知的理论深华。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同世界各国的交往交流实践中,既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以和为贵”等社会道德价值观念。中华文化是一个凝聚各民族力量、彼此相互守望、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思想载体。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具有超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就因为它有5000年深厚底藴的中华文化作支撑,各民族群体有着共同的理想和意愿、共同的追求和精神依归。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突出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两个共同”深刻揭示了党的民族工作的时代主题,抓住了这“两个共同”,无异于抓住了新形势下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一种群体共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实质上就是民族精神共同体的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根本,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方法是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基本目标是“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依托的载体是多民族国家的国民认同,国民认同的历史性、合法性源头,又源于“大一统”民族观“天下大同”“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现代中国的再次崛起得益于“大一统”思想的绵延与支撑。从一定意义上说,新时代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就是对“大一统”维系多民族国家统一聚合效应的充分肯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旋律。5000年中华文明史锻造了中华民族,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脉络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当人们把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历史主体进行考察的时候,就会发现新时代是近代以来最具有生机和活力的时代,是发展最好最快的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代。牢固树立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旋律。然而在过去一段时期内,由于在指导思想上过于强调组成中华民族的各民族群体的地位、权益和发展,尤其是对于中华民族“多元”的强调超越了“一体”,致使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反而被弱化和虚化。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和政治内涵的多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仅被当作历史文化现象看待,其政治属性和政治内涵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国家认同趋于弱化,少数民族分裂势力趁机抬头。面对中华民族整体意识弱化的状况,必须深化公民对中华民族的归属认知和情感依附。为此,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大团结,强调56个民族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的这个讲话实质上赋予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载体的地位。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一种成员意识,成员的共同利益是民族意识最根本的来源。因而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更加强调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更加重视中华民族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守护,更加突出世界各民族文明互鉴、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精神境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地区仍然存在着边民与境外民族居民的频繁通婚。改革开放后,新出现的大量经济贸易和文化交往交流活动,客观上为境外敌对势力向民族地区渗透提供了便利条件。尤其是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现代信息传媒手段,不断地向边疆民族地区输出带有浓厚西方政治色彩和文化烙印的价值观念,大肆进行非法宗教传播和政治渗透活动,借此淡化乃至消解民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达到分裂民族团结、瓦解民族和谐关系的图谋。在传统安全因素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民族地区确有少数人在思想观念上,模糊乃至淡化了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甚至有一些人将个体民族的认同凌驾于中华民族的认同之上,注重个体民族文化的认同,忽视和淡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明显地消解了民族地区构建中华民族共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期在民族地区实施的惠民照顾政策,也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个别民族民众差异性的民族政治身份认同,不恰当地强化族属差异意识。民族地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实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民族地区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这项艰巨任务的完成需要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才行。为此就要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族群众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性,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2020年底所有贫困县和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之后,仍然要一如既往地把消除相对贫困的问题摆在重要位置,最大限度地缩小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成果,让少数民族群体从切身利益中感受到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