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法新闻法制网官方网站
2019年12月28日 10:38:23
当前位置:首页 >> >
“幸福大通”2020年主题推介活动
发布时间:2020-07-13 10:23:44
来源:编办

本网讯(朱集社)“幸福大通”2020年主题推介活动于2020年7月9号,在大通县景阳镇哈门村举行,这次推介会由大通县宣传部主办,大通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县融媒体中心、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景阳镇人民政府承办。活动中有:写作爱好者、摄影爱好者、曲艺爱好者等志愿者共50多人分两个组,分别到景阳镇小寨村、小寺村、山城村、苏家堡村、哈门村、古方城等开展采风活动。融媒体中心利用网络直播本次推介活动。组织网络主播、县内知名网红对景阳镇乡村旅游、文物保护以及地方文化进行直播推介,着重对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介绍。直播主会场设在景阳镇哈门村农民公园,由大通县政府副县长杨秀玲在主会场亲自做了主题推介;

   
分会场设在景阳镇各村及旅游接待点,并在现场设置表演及展出项目。
这次直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介:
一,景阳镇地理概况。
景阳镇位于大通县西南部距县城30公里,镇政府驻地苏家堡,东连长宁镇,西南以湟中县毗邻,北接黄家寨镇,总面积106.4平方公里,属半浅山半脑山地区。全镇耕地总面积4.9万亩,平均海拔2390--2980米,平均气温3.2℃,年降水量461—500mm,属典型半干早高原大陆型气候,土质良好、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主要以小麦、油菜、马铃薯、蚕豆为主。景阳镇辖19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户数7032户,总人口2.63万人,全镇有汉、藏、蒙、回、土族5个民族,少数民族7591人,占总人口的30%。
二、以浓厚文化底蕴打造特色亮点
景阳镇是全县较为闻名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以皮影戏、高抬、剪纸、曲艺、社火、花儿等为代表的民间文化艺术底蕴浓厚,苏家堡古方城、会宁寺等文物遗迹历史悠久,金娥山自然风光秀美,全镇人文自然资源丰富多彩。
全镇多个村庄在每年的春节期间都组织社火进行演出,演出内容丰富,艺术形式多样,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小寨村刘生兰剪纸艺术闻名全县,她被评定为省级民间艺术工艺师,作品曾多次获奖,也被多家农民艺术博物馆收藏;
 
小寨、什家、山城等村的民间曲艺底蕴深厚,曲艺人才辈出,小寨刘延孝、山城杨多林、什家李洪胜等民间曲艺艺人在全镇乃至全县都有一定的知名度;金冲高抬是全县唯一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种类,多次在全县的社火汇演中一展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山城皮影戏更是历史悠久,尤其以杨生辉老艺人的技艺,享誉北川一带。除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奇葩,景阳镇文化遗迹历史悠久,典型代表是土关会宁寺和苏家堡古方城。土关会宁寺位于景阳镇土关村,是一座明代藏传佛教寺院,这座明代古刹,经历了五百六十多年的沧桑岁月,大佛殿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特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珍贵文物,具有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1998年2月22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公布会宁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家堡古方城是迄今为止青海省境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城建于清同年间(1862-1874年),是回族乡老刘大师傅集四十八坊(村)民众修建而成。1987年7月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5月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堡呈长方形,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400米,占地面积三百多亩。四周有30多米宽的护城壕(现已平整为农田),城开东西二门。墙垣为夯土板筑,现存墙体高10米,墙底宽7米,顶宽3.3米,墙顶的女儿墙因一百多年的风雨剥蚀大多无存,局部尚有残缺的痕迹依稀可辨。
 
三、以农产业、旅游文化业振兴乡村发展
大湟公路的开通,给景阳镇的乡村旅游业、乡村经济产业打开了方便之门。形成了打造休闲农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纽带。起到了产业有销路、旅游有去处重要作用。
目前景阳镇以苏家堡为中心的产业发展示范圈,带动了小寺村、甘树湾等8村推广油菜、蔬菜、药材种植等经济作物;以甘树湾丰谷粮油专业合作社、古方城的树莓种植业和产品加工业等经营实体为龙头,突出小寺燕英马铃薯种植等专业合作社的“主力军”作用,发展规模化种植,带动农民收益。
 生态宜居。全镇19个村中都实施了美丽乡村或党政军企共建项目。现在景阳镇美丽城镇和上岗冲村美丽乡村建设初具规模,土关村、寺沟村传统村落和哈门村较少民族发展的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实施。现已完成了土关村外墙保温、燃气入户、水厕及污水管网改造等,美丽宜居共同缔造示范村项目继续稳步推进。
乡风文明。 扎实开展移风易俗,修订完善了各村村规民约,切实发挥“一约四会”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工作的促进作用。成立刺绣非遗文化产业基地,打造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基础。各村都建起了健身广场、文化活动场所,有的村还办起了图书阅览室,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景阳镇在党的富民政策的升华过程中,在县、镇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富裕道路会越走越宽!